劳务派遣合同到期终止操作指南:用工单位退回条件与法律风险全解析

劳务派遣合同到期终止操作指南:用工单位退回条件与法律风险全解析

“我们公司用了5年的派遣员工要到期了,用工部门想直接退回不续签,结果劳务派遣公司张口就要赔2N!”某制造企业HR张经理最近焦头烂额。这个案例折射出劳务派遣用工中的典型困局——当派遣员工合同到期时,用工单位想终止合作,劳务派遣公司能否直接解除合同?退回条件如何设置才合法?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当,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法律风险。

一、合同到期≠自动终止:3个关键法律要件
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65条和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第12-15条,派遣员工合同到期终止需同时满足三个要件:
1. 派遣协议明确约定”退回即终止”
2. 用工单位退回理由符合法定情形
3. 劳务派遣公司不存在续签义务

2023年长三角地区法院数据显示,因合同到期终止引发的劳务派遣纠纷中,62%的案件因”退回条件不合法”导致企业败诉。某科技公司因在派遣协议中简单约定”用工单位要求退回即可终止”,最终被判决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17万元。

二、退回条件设置的”三要三不要”原则
1. 要明确列举法定情形
应将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第12条规定的6种情形具体化:
√ 员工患病医疗期满不能工作
√ 不能胜任经培训仍不合格
√ 客观情况重大变化致协议无法履行
√ 经济性裁员
√ 企业破产/吊销执照/关闭
√ 协议到期

  1. 要约定协商变更程序
    示例条款:”用工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派遣岗位或工作地点的,应提前30日书面通知,双方协商一致后可变更派遣协议”

  2. 要设置过渡期条款
    建议增加:”用工单位决定退回派遣员工时,应提前45日书面通知,给予劳务派遣公司合理调配时间”

三、合同续签的4个风险防控点
1. 续签次数监控
建立派遣员工续签台账,特别注意”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合同”的情形。某快消企业因忽视派遣员工续签次数,被认定存在续签义务,支付赔偿金23万元。

  1. 工龄合并计算预防
    通过协议明确:”不同派遣周期的工龄不连续计算”

  2. 退回交接规范
    制定《派遣员工退回确认单》,包含:

  3. 退回事由及证明材料
  4. 工作交接清单
  5. 物品返还记录
  6. 三方签字确认栏

  7. 经济补偿分担机制
    在派遣协议中约定:”合同到期终止的经济补偿由用工单位承担__%,劳务派遣公司承担__%”

四、常见操作误区与应对策略
误区1:用工单位直接发解除通知
正确做法:用工单位应向派遣公司发出《退回通知书》,由派遣公司作出终止决定

误区2:忽视”提前通知”义务
法律要求:用工单位至少提前30日通知退回,派遣公司至少提前30日通知终止

误区3:混淆”退回”与”解除”
典型案例:某物流公司以”合同到期”为由直接退回派遣员工,但因员工正处于医疗期,被判赔偿9个月工资

五、合同到期后的3种替代方案
1. 转直接用工
操作提示:需重新约定试用期,工龄连续计算

  1. 更换派遣公司
    风险提示:避免被认定为”逆向派遣”

  2. 协商解除
    谈判技巧:补偿金通常为N+1,但要注意十年以上老员工的特殊保护

某上市公司通过建立《派遣用工全周期管理系统》,将退回条件、续签预警、补偿计算等流程标准化,使劳务派遣纠纷率下降78%。这套系统包含:
– 电子化合同台账
– 自动续签提醒功能
– 退回条件合规校验模块
– 经济补偿智能计算器

随着2024年新修订的《劳务派遣管理规定》即将出台,用工单位需特别注意:
1. 退回条件中新增”人工智能技术替代”情形
2. 强化对”假外包真派遣”的处罚力度
3. 提高派遣员工同工同酬的审查标准

(本文数据来源于2023年度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公报及企业用工风险调研报告)

利唐i人事HR社区,发布者:hr_qa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hr360.com/hrnews/202502278898.html

(0)